一、全系統門窗的五大核心特征
系統性研發設計
結構一體化設計:型材、五金、密封、玻璃等組件由同一廠商協同開發,確保兼容性與性能優化(非簡單采購組裝)。
風洞實驗與模擬計算:通過CFD流體力學分析、抗風壓測試(如GB/T 7106標準)優化結構。
標準化生產與工藝控制
工業4.0生產線:數控加工中心(CNC)確保型材切割精度≤0.1mm,組角注膠工藝實現無縫密封。
供應鏈管控:核心組件(膠條、五金)由系統商直供,杜絕劣質配件混用。
全維度性能認證
權威檢測報告:需提供國家實驗室報告(如中國建科院),涵蓋以下關鍵性能:
性能指標
標準要求
系統窗典型值
抗風壓性
GB/T 7106(9級最高)
≥8級(可抗12級臺風)
氣密性
GB/T 7107(8級最高)
≥6~8級(無漏風)
水密性
GB/T 7108(6級最高)
≥4~6級(暴雨不滲漏)
保溫性
K值(W/(m2·K))↓越低越好
≤1.0(被動房級)
隔聲性
Rw(dB)↑越高越好
≥35dB(圖書館級)
全生命周期服務
設計端:提供熱工計算、荷載模擬等技術支持。
安裝端:標準化施工流程(如鋼副框預埋、防水三道密封)。
售后端:整體質保(通常10~30年),非單一配件保修。
可持續性能
節能減排:K值≤1.5的窗比普通窗(K值3.0)節能50%以上,符合國家“雙碳”目標。
長壽命設計:主體結構壽命≥50年(普通窗約20年)。
二、全系統門窗 vs 普通門窗:關鍵差異
對比維度
全系統門窗
普通門窗(斷橋鋁窗)
研發邏輯
系統化正向開發(性能導向)
采購型材+配件組裝(成本導向)
型材結構
多腔體設計+等溫線優化
簡單斷橋結構,冷熱橋控制弱
密封系統
3道以上EPDM復合膠條(汽車級)
1~2道普通膠條,易老化
五金系統
專屬定制(如德國格屋、絲吉利婭)
通用品牌,適配性差
玻璃配置
全鋼化三玻兩腔(填充氬氣)
雙玻單腔(普通白玻)
安裝工藝
干法安裝(鋼副框+防水隔汽膜)
濕法安裝(發泡劑填縫易滲漏)
性能穩定性
實驗室與工地實測數據一致
工地實際性能遠低于樣品檢測
三、全系統門窗的典型應用場景
高端住宅/被動房
要求K值≤0.8,搭配Low-E鍍膜玻璃(如圣戈班Planitherm)。
高層/沿海建筑
抗風壓等級≥9級(如上海中心幕墻系統風壓檢測值≥7000Pa)。
機場/醫院
隔聲性能≥40dB(如北京大興機場航站樓窗系統)。
歷史建筑改造
外觀復刻+性能升級(如德國旭格 heritage系列)。
四、選購全系統門窗的六大要點
查認證
認準性能檢測報告(非型材單獨檢測),重點關注:
K值(保溫)、Rw(隔聲)、ΔP(抗風壓)。
國際認證:德國PHI被動房認證、美國NFRC標簽。
看型材結構
多腔體設計(≥5腔),等溫線對齊(阻斷能量傳遞)→ 示例:
室外 ──[斷橋]── 主腔 ──[隔熱帶]── 玻璃腔 ──[斷橋]── 室內
驗五金系統
必須整套原裝進口(執手、鉸鏈、傳動器同品牌),現場演示承重≥80kg(模擬大風壓)。
檢玻璃工藝
三玻兩腔+雙銀Low-E鍍膜(透光率≥70%)、氬氣填充率≥90%。
審安裝方案
要求提供《安裝技術手冊》,重點檢查:
鋼副框防腐處理(熱浸鍍鋅)。
窗墻接縫處“三明治”防水層(丁基膠+PE膜+硅酮密封膠)。
比服務保障
合同注明整體質保年限(型材、五金、玻璃分開保修的慎選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