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安裝前的核心準備(80%問題源于此階段疏忽)
洞口勘測與復尺
精度要求:洞口尺寸測量誤差≤3mm,重點檢查對角線偏差(≤5mm)。
處理缺陷:剔除空鼓、修補蜂窩麻面,用高強砂漿找平(強度≥C20)。
? 避坑:洞口不平整直接安裝→導致窗框扭曲變形!
鋼副框預埋(干法安裝核心)
材質:熱浸鍍鋅方鋼管(厚度≥1.5mm),防腐壽命≥30年。
固定:用膨脹螺栓(M8×100mm)固定,間距≤600mm,距角部≤150mm。
校正:水平/垂直度偏差≤1.5mm/m,副框內口比窗框小5mm(留打膠縫)。
鋼副框安裝示意圖 (圖示:鋼副框與墻體間隙填充發泡膠)
二、窗框安裝的4大技術要點
窗框固定與調平
連接方式:窗框通過不銹鋼螺釘(A2-70級)與鋼副框固定,禁止直接錨入砌體!
調平標準:
水平度誤差≤1mm/m,全長≤3mm;
垂直度誤差≤1.5mm/m。
間隙控制:窗框與副框間隙均勻(4~6mm),用于填充密封材料。
等壓腔密封系統(核心技術!)
三層密封結構(從外到內):
層次
材料
作用
外層
硅酮耐候膠
防水防紫外線(斜打膠法)
中層
PE防水隔汽膜
阻隔水汽滲透(單向呼吸)
內層
發泡聚氨酯(密度≥15kg/m3)
填充空隙+保溫隔聲
? 正確做法:先貼防水膜→填充發泡膠(溢出框體20%)→壓密封膠。
三、玻璃安裝的精密工藝
玻璃承重與墊塊定位
承重墊塊:硬質PVC或尼龍材質,位置距角部≤150mm,間距≤300mm。
防移位墊塊:置于玻璃兩側,避免與型材硬接觸(留2~3mm伸縮縫)。
? 致命錯誤:用木楔代替墊塊→木材吸濕膨脹導致玻璃爆裂!
結構膠密封(隱框窗關鍵)
膠寬計算:膠縫寬度=玻璃短邊/100(且≥6mm),厚度=寬度/2。
打膠環境:溫度5℃~40℃,濕度≤80%,基材干燥無油污。
品牌要求:硅寶、瓦克等中性硅酮結構膠(GB 16776標準)。
四、五金與調試的隱藏細節
五金系統精密調試
鉸鏈定位:三維可調鉸鏈(如德國格屋),允許誤差≤0.5mm。
鎖點校準:執手下壓時,所有鎖點同步嚙合(卡紙測試無松動)。
承重測試:懸掛80kg重物(模擬臺風荷載),扇體下沉量≤1mm。
排水系統防堵設計
排水孔位置:開設在腔體最低點(避免型材內積水)。
蓋板設計:采用旋風式排水蓋(防蚊蟲+防倒灌)。